最新资讯 ·

含沙射影什么意思(什么是含沙射影)

看新鲜的历史
 
含沙射影什么意思(什么是含沙射影) 最新资讯 第1张
 
古代一些文学演义,描写两军对垒时,对阵的双方很喜欢通报各自主将的名号,以便震慑对手。
 
《三国演义》中,有一句话被作者多次复制粘贴:“吾乃常山赵子龙也!”周瑜听到这句话,气得“大叫一声,金疮迸裂。”曹操听到这句话,顿生惜才之心,忙命属下:“如赵云到,不许放冷箭,只要捉活的。”
 
不论是周瑜还是曹操,面对赵云这员猛将都没有任何反击之力,只能饮恨折戟。可是如果将这个时代背景向前推进一千二百多年,在战场上拿下赵云不过是张张口的事情罢了。
 
《封神演义》中记载,青龙关总兵张桂芳奉诏点十万雄兵征伐西岐,姜子牙得到探报后急忙升殿、聚将、商讨退敌之策。姜子牙向武成王询问这位敌将有什么特点,黄飞虎告诉姜子牙说,张桂芳擅长使用幻术伤人。
 
姜子牙进一步询问张桂芳会什么幻术。黄飞虎告诉他,“此术异常,但凡与人交兵会战,必先通名报姓,如末将叫黄某;正战之间,他就叫:‘黄飞虎不下马,更待何时?’末将自然下马。故有此术,似难对战。丞相须吩咐众位将军;但遇桂芳交战,切不可通名。如有通名者,无不获去之理。”
 
听到这里,姜子牙还没有说话,旁边的将领却有人表示不服气:“岂有此理,那有叫名便下马的?若这等我们百员将官,只消叫百十声,便都拿尽?”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。
 
然而等到黄飞虎与之交战后,众将官就笑不出来了。
 
阵前,骑马的张桂芳单挑骑牛的黄飞虎,俩人酣战不到十五个回合,张桂芳张嘴大叫:“黄飞虎不下马,更待何时?”随着他的话音,黄飞虎不由自主地撞下牛鞍。幸而周纪冲过来抡斧砸向张桂芳,才让人将黄飞虎救了回去。
 
可是张桂芳知道周纪的大名,他见西岐军已经救走了黄飞虎,于是又大叫一声:“周纪不下马,更待何时?”周纪应声落马,被张桂芳的属下生擒活捉,拿进辕门。
 
就在西岐军上下一片惶恐之时,远在天边的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忽然心有所感,他命人把自己的徒儿哪吒叫到了身边,嘱咐他即刻下山,辅佐师叔姜子牙讨伐纣王。
 
哪吒是个中二少年,早就闲得心慌了,一听说可以和人打几场群架,连忙“上了风火轮,提火尖,斜挂豹皮囊”,顷刻便到了西岐。
 
哪吒是个胆大的,刚到西岐,马上出城迎战张桂芳。他是太乙真人的弟子,武功高强,张桂芳不敢和他久战,三四十个回合之后,张桂芳对着哪吒呼喊:“哪吒不下车来,更待何时?”
 
哪吒听到张桂芳的叫喊,先是吃了一惊,停下手上的动作,却没有跳下风火轮。张桂芳大惊失色,“只得再叫一声,哪吒只是不理。连叫三声,哪吒大骂:‘失时匹夫!我不下来凭我,难道你强叫我下来?’”张桂芳只得努力死战。
 
张桂芳哪里是哪吒的对手,一个不小心就被哪吒用乾坤圈打伤左臂,败逃回自己的营地里去了。
 
为什么哪吒不怕张桂芳“呼名落马”的妖术呢?作者随即向我们解惑道:“但凡精血成胎者,有三魂七魄。被桂芳叫一声,魂魄不居一体,散在各方,自然翻马,哪吒乃莲花化身,周身具是莲花,那里有三魂七魄,故此不得叫下轮来。”
 
“三魂七魄”,是中国道教体系的魂魄理论,这种学说大概成形于宋代。《云笈七签》有云:“人有三宮、五神、三魂、七魄也。”南宋时期东华派创始人宁全真在《上清灵宝大法》中对这一理论进一步论证说:“男子三魂七魄,女子三魂一十四魄。”从这一点分析,“呼名落马”绝对是我国名优特色的“地产品”。
 
而所谓“莲花化身”似乎有着外来宗教的影子,据说哪吒的原型就是源自印度教。太乙真人之所以会指使哪吒前来搅局,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这位前来“镀金”的留学生弟子,为了便于师傅“耳提面命”,给自己起了个简单上口的中文名字。至于他那个拗口的原名,估计只有他自己和师傅知道了。
 
含沙射影什么意思(什么是含沙射影) 最新资讯 第2张
 
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,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江绍原就撰文分析“呼名落马”这一神技,他认为其应该脱胎于从前军旅中通行的迷信,“而且许有咒诅等法并传,非仅一呼而已。”(《民俗与迷信》)。
 
不过他的这个观点刚一提出,立即遭到一位读者的质疑,这位读者提名“蜮(yù)”或许才是“呼名落马”的渊源。
 
其实,这种借鉴在作者许仲琳的笔下是有迹可循的。
 
《封神演义》“第三十六回 张桂芳奉诏西征”中首先出场的是张桂芳的先行官风林,此人乃是“风后苗裔”,长相上也很有特点:“面如蓝靛,发似朱砂,獠牙生上下”。
 
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叔乾是个急性子,心里想着:你长得丑我不怪你,但是你跑出来吓唬人就是你不对了。于是催马上前,和风林战到了一起。
 
两个人打了三十回合,姬叔乾刺伤了风林的左脚。风林拨马逃回本营。姬叔乾在后面纵马追赶。但只见风林口里念念有词,转头对着姬叔乾吐出一道黑烟,烟里出现一只碗口大小的红珠,往姬叔乾劈面打了过来。
 
姬叔乾被红珠打下了马,风林随后追上来向他补了一棒子,并砍下了他的首级,回去向自己的主帅张桂芳报功。
 
这种射人的本领和史籍中记载“含沙射影”的蜮是非常相似的。
 
“蜮”是什么?史籍中对它的定义存在着多种解释。
 
史料里,对“蜮”的描述有一个逐渐详细和丰富的过程。先秦时期对于蜮的记录多是含糊不清的。《左传·庄公十八年》记载:“秋,有蜮,为灾也。”《谷梁传》对这一事物的解释为:“蜮,射人者也。”
 
只是不曾想到,这场灾祸第二年就由鲁国蔓延到了郑国,《竹书纪年》云:“(惠王)二年,王子颓乱,王居于郑。郑人入王府,多取玉。玉化为蜮,射人。”
 
晋国史官和左传的视角略有不同,在他们的笔下,“蜮”的本源是玉,这种幻化只是为了惩戒不当的窃取行为。
 
《山海经·大荒南经》曰:“有蜮山者,有蜮民之国,桑姓,食黍,射蜮是食。”
 
我们从先秦的这些文字中很难对“蜮”进行具象化处理。
 
西汉时期刘向在《洪范五行传》中介绍:“蜮,射人者也。生于南越地,南方谓之短狐者也。”随后刘向又说:“其物不可见,盖气精也。”
 
对于“蜮”的形成,刘向谈到了自己的看法:“南越夷狄淫佚处也,其蜮生水泽,地多妇人,其淫色为主,故南越多蜮者,淫女惑乱之所生也。故圣人名之曰‘蜮’,蜮者犹惑也。”
 
刘向认为“蜮”生于南越,人不可见,只是一种凝聚在一起的惑乱之气。这种气能射人。但是他的儿子刘歆反驳了他的观点,认为“蜮,盛暑所生,非自越来也。”
 
由此我们可以推测,“蜮”在当时可能就是一个传说中的事物,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见过,学者们自然只能靠想象来定义它了。
 
东汉时期《说文解字·虫部》曰:“蜮,短狐也。似鼈,三足,以气䠶害人。”这应该是史料中第一次用文字描绘出蜮具体的形象。蜮的外形像鳖,却只有三只脚。不过这个论述并没有被后人们所接受。
 
西晋时期《博物志》载:“江南山溪中水射工虫,甲类也,长一二寸,口中有弩形,气射人影,随所着处发疮,不治则杀人。”
 
东晋著名学者郭璞《玄中记》云:“蜮,以气射人,去人三十步,即射中其影。中人,死十六七。”
 
同时期文学家干宝撰《搜神记》:“‘蜮’,一曰‘短狐’。能含沙射人,所中者,则身体筋急,头痛发热,剧者至死。”
 
道教理论家葛洪所著《抱朴子·登涉卷》云:“短狐,一名蜮,一名射工,一名射影,其实水虫也,状如鸣蜩,状似三合杯,有翼能飞,无目而利耳,口中有横物角弩,如闻人声,缘口中物如角弩,以气为矢,则因水而射人,中人身者即发疮,中影者亦病,而不即发疮,不晓治之者煞人。其病似大伤寒,不十日皆死。”
 
“蜮”的形象成形于两晋时期。我们可以发现,虽然古籍中对于“蜮”的描述各不相同,甚至还互为矛盾,但是它可以用气或者沙射人是被所有记录者都肯定的一项技能。
 
明代小说家许仲琳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对于风林独门绝技的创作很明显模仿了“蜮”的含沙射影。而这样的描写让后世的一些学者不禁产生联想:张桂芳作为主帅,其所拥有的特异功能是不是“含沙射影”的加强版。
 
这样的分析有着一定的道理,先行官风林施行的口技可以射伤人的躯体,张桂芳张张口则可以伤害人的魂魄。
 
含沙射影什么意思(什么是含沙射影) 最新资讯 第3张
 
反驳者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,同时提出了某笔记小说中记载的有关“娃娃蛇”的传说,“大概谓山行者,闻身后有呼声,切不可应,应则必死;呼者,为人头蛇,一名娃娃蛇。必俟人答应,蛇乃能应声追至而噬之。”
 
看到这里,大多数人不免都想询问一下对方,这个记载出自哪一部史料。岂料,此人最后来了一句神转折,“暂时忘其书名——呼名落马,或亦源于此说。”
 
即便是作为旁观者,我们也能理解江老的愤怒,爆料不给出处,这就是典型的“年轻人不讲武德”。无怪乎江老隔空喊话,要求对方:“再为呼名问题花点功夫,多引些笔记、古书或俗传,来肯定他所要说明的那一点。”
 
反驳者思维上的信马由缰,在学术争论上的确是一件不太严肃的事情,如果能够时空穿越,我们不妨多备一些小条投给这位反驳者。
 
史料中,有关“娃娃蛇”的记载,我似乎没有看到相关的文字,不过对于摄魂术,史料中多有涉及。
 
比如陶潜所撰《搜神后记》中记载:“晋中兴后,谯郡周子文,家在晋陵。少时喜射猎,常入山,忽山岫间有一人,长五六丈,手捉弓矢,矢镝头广二尺许,白如霜雪,忽出声唤曰:‘阿鼠(子文小字)。’子文不觉应曰:‘喏。’此人便牵弓满镝向子文,子文便失魂厌伏。”
 
再如明代徐应秋编著《玉芝堂谈荟》转录了《画谱》一则轶事:唐代真人叶法善准备求大书法家李邕为其书碑,李邕为括州刺史,叶法善不能强求对方,于是他“乃摄其魂书之”。李邕作梦自己书碑,醒来后派人去查看,发现碑上的字就是他梦中所书的。所以那个碑后来被人称为“摄魂碑”。
 
江老和他人有关“呼名落马”的争执,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学术热潮。后来一位名为沈时宣的学者撰文说:“呼名尤其是重在被呼者之动心;被呼者一动心,魂魄便摇摆不定,而竟为人所制了。”
 
看了这个结论后,我想是时候给自己起一个极为拗口的笔名了。

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