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前给一个朋友分享了自己的抖音运营经验,到现在,他们的粉丝数已经从5万涨到了20万,旗下矩阵粉丝数突破了200万。
课程请联系班主任,阿善老师(13656632494)12年电商老兵,百万团队长领袖,长红学院联合创始人,秀探科技CEO,长复网络顾问。
与此同时,最近总遇到很多对抖音一无所知,但想做抖音运营的朋友。本质上,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快速学习、熟悉新领域的问题。
一、抖音运营从0到1的方法论
我们进入抖音这个新领域时,做的事情大概分为四步:1. 找准对标竞品
前段时间,我曾请教一位风云学姐——为什么你进入哪个领域都能做得很好,你是怎么快速熟悉新领域并做好的? 这位师姐,大学拿过人大所有官方奖学金的最高等级。毕业后,起初是业内TOP1%的销售(戴尔电脑全国销冠);后来是业内1%的产品经理(百度明星产品经理,曾拯救濒临放弃的产品数据upup,绩效一直是TOP10%);再后来是在行天团35位行家之一,在行史上唯一的三9.9分行家。 师姐这样回答我:- 首先,我不碰自己不行的领域。
- 其次,一旦进入新领域,最快速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业内顶级竞品的共同点。
- 跟懂行的人请教,永远是最靠谱且快捷的方式
- 利用新榜等第三方平台,查询有哪些优质账号
- 直接在抖音搜索
- 在其他平台已经特别火的大号的抖音,未必是我们学习的重点
- 榜样太多的时候,我们必须挑选出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几个
2. 竞品分析
找到竞品只是第一步,最难的都在后面。其中,竞品优点的拆分和学习,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如果你都不知道别人到底哪里做得好,又如何知道从哪里学起呢? 竞品分析,到底该怎么做呢? 第一步,要分析账号所有视频的共性 视频拆解维度要清晰,选题方向/脚本结构/拍摄手法/视频剪辑包装/视频标题和留言区,几个板块缺一不可。 很多人分析别人视频时,都是依靠个人感觉,这是偷懒。 研究一个账号时,一定要把一个视频的组成部分拆分清楚,并逐一分析。因为成功往往是多个元素累加的结果,漏掉了太多元素以后的分析结果,很可能是错的。 举个具体的例子,我们比较早拆分的是“智哥大叔”这个账号。这个账号在其他平台我们从没见过,应该是抖音原生大号。它们的视频平均点赞在1万左右,爆款视频点赞20万+,目前已经有190万粉丝。 这是一个由老板和员工2个人物形象组成的职场类账号,每一期员工都会跟老板对话,在对话中会讲一个职场道理。 我们分别拆解了脚本/拍摄形式/配乐/视频包装几个部分: 关于脚本,我们边看视频边记录下了脚本。然后统计了选题方向、脚本的平均字数(关系视频时长)、脚本的结构(人物/冲突等)。 我们发现:它的视频比较长,平均50s左右,但是可看性很高,我自己总能津津有味地看完。 为什么他的脚本这么吸引人呢? 有几点特别重要: 一是视频全程都在讲故事,而不是小剧场+说理。故事开头通常是老板否定员工,非常能引发用户好奇。 二是故事特别接地气,例子十分通俗易懂,是我们工作中都会遇到的事儿。 三是老板本人应该是脚本创作者,演绎十分真实和自然,不会让人觉得在演东西。 关于视频包装,它的视频包装十分简单;但也有亮点,在视频的最后一帧,都会微妙地引导用户点赞(点赞高,推荐才会好,具体的抖音推荐原理我们下一篇文章中会讲到)。 第二步,分析账号的爆款选题和其普通选题的差异之处 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分析了抖音涨粉的路径,提到了账号的涨粉很大部分都来自爆款视频。 既然爆款这么厉害,当我们分析完一个账号的视频共性时,我们下一步要分析的就是——它的爆款视频,为什么会爆。 同样的拍摄方式,同样的演员,但是视频点赞和涨粉数据可以相差百倍。我们自己的爆款视频,有的一条视频可以带粉10万+,但多数可能是带粉1000+或者几千。爆款视频,通常胜在选题,这也是内容创作的灵魂。 分析这些爆款视频的选题,记住其共性很重要。 举个例子,我们自己总结“智哥大叔”的视频,发现强调“员工要多动点脑子”的视频,更容易爆。而“蓝小白”的视频,讲“加班/加薪”等员工和老板冲突的视频,更容易爆。 这中间的差异,很大部分来自于账号人设的差异,蓝小白是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做选题,而智哥大叔是从老板角度做选题。 这2类选题的方向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,后续我们做选题时候,也会重点参阅。 做竞品分析,还需要特别提醒2点: 一是,当你不够明确自己适合学习哪类时,竞品分析应该几类视频同步做。 在开始的时候,我们从100+视频里选择了3种觉得可能更适合我们的风格。到底哪种更合适,我们也不知道。 所以我们实际上把蓝小白/智哥大叔/丁香医生&妈妈都拆分了一遍。如果自己基于主观判断就抹掉了另外3个,只留一个去分析,其实很可能抹杀了自己崛起的可能性。更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同步分析,分别测试,选择数据更好的那一种。 二是,关于竞品分析,我建议所有想法要形成文档。 好的竞品分析,应该是详细而全面的审视报告。仅仅是口头分析,往往过于表面、不全面,而且一会儿自己可能都忘记了。3. 验证竞品分析方法论
当我们拆解完竞品视频的特点后,下一步就要验证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。如果验证OK,就大规模快速创作;如果验证不OK,需要继续寻找新方法。 这个阶段本质上是模仿的阶段。竞品对标和竞品分析的过程,类似于我们去学习别人怎么穿衣服的过程。 有个小姐姐穿衣服很好看,于是我们去分析她是怎么穿搭的、颜色是怎么配的、款型是怎么选的。等我们分析完了,我们就要自己上身试试,我们跟她学穿搭,能不能学到精髓。 当我们分析完了竞品是怎么做视频的,我们就要去自己做视频,看看能不能数据比较好,甚至跟别人一样好。 第一,为减少变量,建议先做竞品爆款视频的同类选题 如果一开始就做自己的创新性选题,视频数据不好,我们不太好判断是选题的问题还是视频形式的问题。不妨就先做竞品的爆款同类选题试试看。 比如,蓝小白做了一个“老板不给加班费怎么办的视频”,那我们按蓝小白的拍摄形式及脚本结构,重新写一个新脚本,看看用户是否买单。 这就像,你觉得小姐姐穿衣服好看是因为她粉丝大衣搭配白色裙子,颜色和款式都很知性。那你学习的时候,最好先试这2个颜色和款式的搭配。如果变量太多,比如你试了粉丝外套和白色裤子,搭出来不好看,你也不知道是款式的问题还是颜色的问题。 总之,最开始的几个视频,要无限逼近竞品的拍摄形式、演员状态、选题和结构方式。一般10个视频左右,就能看出来数据是否OK了。 第二,方法论验证OK,大胆创作新选题,拍摄形式、演员结构等都要创新 如果方法论验证OK,下一步就是完全抛开竞品的选题,去做自己的内容了。选题,是决定账号差距的决定性因素。 抖音的推荐是基于兴趣的推荐,机器会先将你的视频推荐给一部分用户(冷启动),然后根据用户反馈,判断是否续推给更多的用户。用户反馈的数据有很多维度,具体包括点赞率/互动率/完播率等等。 那么,如何提高点赞率/互动率/完播率等数据呢?下一篇文章,我们会具体展开讲。但我想说,决定所有这些因素的关键,还是选题和脚本。- 要做好选题,必须理解抖音的用户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。
- 了解了抖音用户是一群什么人,再做选题就不会跑得太远。